【每日新书】《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发现教育的真正智慧。
核心书摘:
从社会新闻报道中,许多人会惊恐地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青少年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虽然他们努力上进,掌握了比父辈更多的科学知识,但他们的情绪管理水平远低于父辈,他们的心灵更加敏感,更加冲动,更加容易被激怒。于是,整个社会都默认学生的心理非常脆弱。他们的心灵需要需要时时刻刻被保护起来。
结果是越保护,越脆弱,越焦虑,使青少年在心理上视自己为受害者。
其实,孩童们如同许多复杂系统,是反脆弱的。他们的系统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输入,才能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他们必需面对挑战和压力(当然要考虑到年龄,循序渐进,不能超限度),才能形成自己的免疫系统。否则他们就没办法长成为坚强的成年人,无法适应社会。
为了发现正确的教育方法,《娇惯的心灵》从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行动、意识形态、家长的过度保护和学校官僚作风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美国“95后”一代的教育问题:正是因学校和家庭为他们提供了过度的保护,使这一代普遍拥有“娇惯的心灵”,成了“脆弱的一代”。作者用抽丝剥茧的方式让整个社会意识到教育的谬误,也让本书《纽约时报》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100本书之一,被誉为“社会科学的侦探小说”。
关于作者:
格雷格·卢金诺夫,金诺夫是美国宪法律师,先后毕业于美利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担任美国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主席。
乔森纳·海特,卢海特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
学什么:
1、关于教育的三个认知谬误
2、为什么会走入教育的误区
3、发现真正的教育智慧
一、认知的三个谬误是什么?
从社会新闻报道中,许多人会惊恐地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青少年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虽然他们努力上进,掌握了比父辈更多的科学知识,但他们的情绪管理水平远低于父辈,他们的心灵更加敏感,更加冲动,更加容易被激怒。于是,整个社会都默认学生的心理非常脆弱。“娇惯的心灵”需要时时刻刻被保护起来。
在作者看来,“娇惯”的心灵是父母、学校和社会“过度保护”所导致的,是上一代人好心办的坏事,因为他们错误地相信人生而脆弱,又认定成长路上危险无处不在,所以觉得最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密不透风地保护起来。尤其是中产阶级及以上的美国家庭,父母读过大学,自然要走精心栽培的教育路线。
作者认为,当代美国学生已经形成了三种错误的观念,一是凡是伤害你的,只会让你更脆弱;二是永远相信你的感觉;三是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
首先来说说第一条谬误,凡是伤害你的,只会让你更脆弱。
作者在开篇讲了一个美国儿童花生过敏的故事。为了保护孩子,让他们远离过敏源,美国幼儿园禁止坚果类食品进入校园,但这样过了一代后,美国患有花生过敏的儿童比例反而增加了将近3倍。原因很简单,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微小剂量的刺激才能得到锻炼,从小接触不到花生,反而更容易对花生过敏。
这个谬误就像尼采的那句名言,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必将使我强大。尼采这句话展开来讲就是风险管理大师纳西姆·塔勒布所说的“反脆弱”。塔勒布把事物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脆弱型,比如瓷器,一碰就碎,这类东西你必须小心呵护,放在孩子们够不着的地方。第二种是坚韧型,比如塑料杯子,不容易摔碎,但它也不能够越变越强。第三种是反脆弱型,比如肌肉和免疫系统,它们需要刺激和挑战,才能学习、适应和成长。但如果没有挑战或外部刺激去促发它们做出积极回应,系统也会变得僵化、软弱和低效。
根据塔勒布的观点,孩子无疑是反脆弱型的。例如风可以吹灭蜡烛,却也会助燃火。这告诉我们,不要像蜡烛一样,也不要把我们的孩子变成蜡烛,而是要成为那堆火,渴望着风。
但是近年来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的所作所为都正好相反。他们开始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之中,并化身“虎爸虎妈”,把孩子照看得密不透风,试图扫清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让孩子安全成长。
在20世纪,“安全”这个词还指的是身体的安全。从1978年到1985年,美国50个州全部通过了立法,要求汽车必须配备儿童专用座椅。家庭和托儿所在设计时也要考虑儿童安全;那些会引发窒息的危险源,连同尖利的物品,都要被移走。由此带来的进步是,儿童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但进入21世纪,“安全”这个词经历了一种渐变的“概念渗透”过程,它将“情感安全”和主观的心理感受也纳入其中。
学校明文规定,教授上课时必须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2014年欧柏林学院向本校教职员发布指导的章程,就要求教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该使用学生所认同的性别代词。对那些不想被称之为“he” 或者 “she” 的学生,就要用“zhe”或者“they”,否则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伤害。
但是作者认为,大学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们在踏入社会之前,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包括那些会让他们不舒服甚至是带有敌意的观点。因为大学是最好的心理锻炼场所,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展开思想的自由交锋和激烈碰撞,从而变得越来越坚韧。
芝加哥大学前校长汉娜·格雷曾经指出,教育,就其本意而言,不是要让学生感到舒适;它意在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而现在,大学却反其道而行之,试图在校园里制造出一个思想的“安全气囊”,把那些可能冒犯学生的教材、演讲人和观念通通清除出去。对于究竟什么算是“冒犯”完全由学生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定义,这就引出了认知的第二条谬误,“永远相信你的感觉”。
古希腊斯多葛派哲学家埃皮克提图曾说:“真正让我们恐惧并焦虑的,并不是外在的事件,而是我们思考的方式”。作者发现,正是一些错误的思考方式使得当下大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变得越来越糟。这些错误思考方式中,最典型的就是“情感推理”,也就是任凭自己的感觉来指引自己对现实的解释。
正如书中所言,一旦将“无意的”蔑视列入微侵犯的概念中,完全基于听者感受来定义何为蔑视,就会鼓动听者以最坏的恶意去揣度他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哪怕说者无心,听者也会格外在意。
例如,当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度”时,听者完全可能把它理解成一种嘲讽:莫非我是一个浪费了所有机会的失败者?再比如说“这份工作应该给最有资格的人”,听者可以认为这不是在赤裸裸地否定我的能力,伤害我的自信吗?
根据这种任凭主观判断或者臆测的做法,会导致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人们会不愿意承担思考的责任,只想宣泄自己的情绪,以至于越来越消极。
书中有一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自认为有心理疾病的男性大学生比例,从2.7%上升到6.1%,增幅达126%;女性大学生的增幅更夸张,达到150%。同一时期,大学生群体的自残和自杀的比例也大幅上升。这意味着最近十年来,美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急剧恶化。
当第一、第二种谬论成型之后,久而久之,在学生看来,“生活就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于是形成了第三种谬误。
作者发现,在当代教育中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就是不断教会并强化学生的二元对立思维。这一立场被两位作者称为“共敌的身份政治”,它意味着群体的划分往往是以共同的敌人为前提的。根据这一立场,世界一分为二,要么是“我们”,要么就是“他们”。这两个群体不仅在特定情景上观点不同,而且将彼此视为死敌,没有任何和谐共处的可能。
作者认为,当这种二元对立思维与情感推理相互叠加的时候,就会形成校园的揭发或告密文化。一个学生如果带着二元对立的思维进入校园,他就会潜意识地将身边的人划为两拨:一拨是自己人,一拨是自己的敌人。同时这一划分其实是相当主观或任意的,因为它往往是这位学生根据个人主观好恶而不加反思地做出的判断。
当另一名老师或学生由于无意中的言行而被划入这位学生的“敌人”群体时,老师和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在这位学生看来都是针对他的,对他有企图的。此时,这位学生如果再听到让自己感到不适的话语,就会立刻揭发检举甚至置对方于死地。
在三种典型的认知谬误影响下,当今美国大学校园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斗争抗议运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作者认为,问题首先出在家长、学校管理者和社会身上,是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走入了误区,让年轻人养成扭曲的思考方式,进而变得更娇惯、更容易受伤。
二、为什么会走入教育的误区?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为什么家长、学校、社会会走入教育的误区。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简·特温格发现,1995年是出生年代的分水岭,与千禧一代也就是出生在1980-1995的青少年相比,互联网时代(1995年及之后)的青少年呈现出较高比例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甚至是更高的自杀率。这也是书中所说的“娇惯的心灵”展现的群体特征。
不可否认,如今青少年的生存处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充满了互联网时代的独有特征,社交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十岁出头的青少年就开始使用“推特”等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互联网公司也越来越擅长抓住并留住顾客的“眼球”。
2017年,“脸书”的首任总裁肖恩•帕克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开发这些应用时,脸书可以说走在头一个,所遵循的思维逻辑是我们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消耗你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时不时地给你一点多巴胺的刺激,你会看到,又有人给你的照片点赞了,又有人给你的帖子评论了,诸如此类。而这就会让你发布更多的内容,然后,你就能获得更多的赞、更多的评论……这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确认的反馈循环。正好是像我这样的黑客所能想到的主意,因为这正是要利用人类心理的某一弱点。”
帕克还说,这会对孩子们的大脑造成什么,只有老天知道。
网络很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和无力感。一般来说,青少年这个群体更想拥有独一无二的自我,更想出类拔萃,对自我的要求更高,也就更容易患得患失。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青春期女生的心理健康要比男生更糟糕。社交媒体就像大功率的发射器,把同龄人的日常都展现在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眼前,她们打开屏幕,看到的就是她们所认识的朋友,如何一起玩乐,一起做事。
当女孩子看到朋友们在一起的照片,若是她收到邀请但却因故无法参加,这叫“错过”,若是她连邀请都没收到过,这就是“被遗忘”,这会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状况。正如特温格教授所说,女孩子更常使用社交媒体,当看到同学和朋友三五成群,而自己却一人独处时,她们就会感受到被排斥,感到孤单,深受社交媒体的无形伤害。
父母也深知互联网时代的复杂生存环境,于是对孩子采取更加过度的养育方式,由此发展出两类“过度”的父母:一类是直升机父母,是指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围绕在孩子的周围,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需求。当孩子一有需要,父母第一时间冲上去解决。2018年印度上映了一部电影《直升机妈妈》,电影的女主角就是一位典型的直升机妈妈。孩子与老师、同学一起出游时,她先是百般阻挠,后是千叮万嘱,最后还是忍不住跟过去照顾。除了直升机父母外,还有一类“过度”的父母是除草机父母,主要是指父母像除草机一样,一旦发现会对孩子造成威胁的东西,无需孩子开口,就会替孩子扫清障碍。
书中举了一个美国母亲的例子。这位母亲叫斯科纳兹,她生活在纽约市,是一位作家兼记者,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曾被称为“美国最恶毒妈妈”。
2008年,斯科纳兹9岁的儿子央求她,希望斯科纳兹把他能带到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地方,然后搁下他,由他自己想办法回家。于是,等到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斯科纳兹觉得时间正好,便带儿子去了布鲁明戴尔商场。她反复和儿子确认回家的路,然后训练儿子在需要时向身边的陌生人求助,之后给了儿子一幅地铁路线图、一张纽约市交通卡、还有一些打电话需要用的钱。做好这一切后,就让儿子自己走了。45分钟之后,儿子回到了家。
后来斯科纳兹在《纽约太阳报》上,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讲述了这个关于孩童独立性的小实验,在文章中,她讲述了儿子的欢欣,也描写了父母群听闻此事之后的惊恐反应。此事一出,绝大多数人都对这位妈妈的所作所为进行强烈的谴责,但斯科纳兹毫不在乎,她认为,如今父母的教育方式已经走入严重的误区,应该放手让孩子享受独立。因为父母没有能力为孩子抵挡所有的伤害,如果他们没有发展出抗击风雨的能力,当暴风雨来临时,就只能手足无措地接受更多的伤害。
除了互联网环境和父母的教育外,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言行。现在很多美国大学已经逐渐公司化,积极追求盈利目标。据统计,2015年—2016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总收入高达5480亿美元。
昂贵的学费让学生更像消费者,大学聘用了越来越多的行政人员,他们绞尽脑汁地为学生提供安全保护,甚至在学生管理、课程设置方面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反而是教授群体发挥的功能在逐渐减少,这一趋势意味着大学学术性质的减弱。
一些学校还组建了专门的“偏见回应小组”,比如纽约大学就在2016年设置了“偏见回应专线”,鼓励每个学生对他们听到的可能带有“微侵犯”的言论,进行举报。更荒唐的是,学生们随时可以利用这个专线举报教授们在课堂上的不当言论,甚至都不必等到下课。
书中举例说,美国法学院的刑法教授已经无法在课上讲授强奸罪了,因为学生总在抗议,甚至通过评教系统投诉,理由是关于性侵犯的课程材料会触发学生不安的情绪,甚至唤起了某些同学的童年创伤。2014年,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格森教授在《纽约客》上说道,在讲授有关强奸的法律时,组织学生讨论,挑战并质疑不同意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几乎所有美国大学教授们都认为,他们是在提心掉胆地搞教学,即使再重要的内容,只要可能引发争议,他们就舍弃不讲。
在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模式和学校管理制度双重作用下,美国青少年的心理变得高度敏感,每个人的精神都高度紧张,随时爆发出情绪,思维也变得越来越极端。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真正的教育智慧是什么?如何拯救青少年“娇惯的心灵”?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内容。
三、真正的教育智慧是什么?
正如温室里只能培育出娇惯的花朵,玻璃罩内也不可能炼出钢铁,而更可能出现“巨婴”。为此,作者提出了三条心理学原则来说明什么才算真正的教育智慧:首先是时刻应对挑战;第二是掌控自己的思想,学会自己治愈情绪;第三是更善意地理解他人,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复杂。
先说第一条,时刻应对挑战,意思是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走好路。要相信孩子是每个月都在长大,要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些挑战,比如让他们自己买东西、独自上下学,跟陌生人说话,进行野外训练,加入儿童社群,鼓励孩子参与有建设性的争论等。
第二条掌控自己的思想,让孩子们学会一些简单的认知行为疗法,治愈自己的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认知行为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于自己对所遭遇事情的信念、评价和认知,而非来自事情本身。作者卢金诺夫就学会一招,每当他心生焦虑,莫名陷入穷途末路的情绪时,就练习着把这种焦虑当作滑稽的声音在讲话,比如动画片中的一些搞笑形象。这样一来,一个原本焦虑或沮丧的时刻,很快就会变得诙谐可笑。
所以,当孩子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觉得连父母也不喜欢自己时,父母就该帮助孩子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
第三条更善意地理解他人,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二元对立的,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善与恶的界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培养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一种高扬共同人性的思考方式才是根本要务。具体的方法就是培养他们宽以待人的美德,使其具有开放的心态及思想上的谦逊。这会让他们更加通情达理,更加清晰认识自己和世界,少了暴戾和偏见。
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纵观中国历史上那些有建树、有作为的人,大多深受家庭教育思想的熏陶。东晋时期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与孟母、欧阳修的母亲、岳飞的母亲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陶母“截发筵宾”“封坛退鲊[zhǎ]”的教子故事更是广为流传。
陶侃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家境贫寒。陶母也是早年丧夫,她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在教育上,陶母一直教导陶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最真诚的品格结交好友。
有一次,同郡孝廉,举人范逵访贤遇大雪,借宿陶侃家。当时天寒地冻,马无饲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铺上的稻草席,剁碎喂马;由于家中贫寒,无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邻人,换钱买酒菜。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头发是不可以轻易剪的。陶母如此举动,足见她待客的诚心。范逵大为感动,遂举荐陶侃由县吏拜授郎中,从此后,陶侃走上了发达的仕途。
还有一次,陶侃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一天,一位下属送给他一坛鱼鲊,鱼鲊就是腌鱼,孝顺的陶侃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把鱼鲊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给陶侃带了一封信说:“你身为官吏,把官府的物品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忧愁啊!”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震动,更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古代家庭教育尤其注重言传身教,尽可能培养后代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的品德,孩子成年之后,自然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也更有能力抵抗外界风险。
结语
以上就是《娇惯的心灵》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中,我们首先了解了作者提出的当代美国大学生存在三种认知谬误,紧接着从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观念和学校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谬误产生的原因,最后,作者也针对现状提出了三条心理学原则,倡导全社会践行更具智慧的教育之路。
正如书中所说:“人生的竞技场从来不是一片坦途;生活从来不公平。所有的青年学生都必须做好准备,在大学毕业后,进入这个注定要面对的世界。那些总感到自己如荒野独行客的年轻人,势必要做出最大幅度的跨越。”
【编辑:曾子墨】
相关内容:
《反脆弱》(加字萌版)|创业者如何做到越挫越勇?学会反脆弱。
【社会百象】【亲子教育】《特权:圣保罗中学的精英教育》|导致社会不公平加剧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为什么孩子们学游戏比学习知识快?
上次推送内容:
【党建读书会】004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开创性发展(一)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吃瓜群众不乱扯】抄作业不可耻,可耻的是只满足于抄作业。
【话题关联阅读】币圈“狗屎”齐飞
《理性的非理性》上|怎么才能俘获大众的消费心理?
【听读史记学管理】西南夷列传|顺势者昌 逆势者亡
(视频)《终身成长》读书会(三)不要用你的现在去定义你的未来。
【党建读书会】005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开创性发展(二)
【党建读书会】006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开创性发展(三)
下次推送:
【每日新书】《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史。
【老农不乱扯】如果只剩下了懒,就什么都没有了。
《理性的非理性》下|掏钱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听读史记学管理】平津侯主父列传
(视频)《终身成长》读书会(四)能力不是一种固定属性
【进祥说】要学会与“废纸篓”交朋友
【党建读书会】007人才发展新定位
【党建读书会】008人才发展新目标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